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2008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居無定所? 羅玟騏

2008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居無定所?

羅玟騏/97776095

3).琴嘎Qin Ga 5).陳秋林chen Qiu-lin

琴嘎Qin Ga-微型長征 14’50” / 25’30’’ 2002-2005 彩色有聲錄像裝置
2002年6月28日長征隊伍從北京出發,從江西瑞金開始“長征–一個行走中的視覺展示”。 藝術家琴嘎留在北京参參加長征, 他首先在自己背上紋好了一个中國地圖, 此後, 長征隊伍到達的每一站的信息都通過現代通讯工具傳给在北京的琴嘎,紋身師每日在琴嘎身上工作, 在琴嘎的身上永久地留下了與長征隊伍同步的路線和站點。


2002年9月,長征隊伍在第十二站四川瀘定宣布暫停並延長長征計劃,回到了北京,琴嘎的紋身工作也同時停止。 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通過鋼針濃縮在琴嘎的背上,作為藝術品和長征物的身體,成為歷史、公共記憶和個人記憶的混合。


2005年5月1號,長征工作人員到北京西客站給 琴嘎送行, 3年前,長征隊伍在路上日日前進,琴嘎在北京同行,今天,長征隊伍在北京,反過來是琴嘎個人的長征在路上從四川瀘定經過雪山草地走向延安。 陪伴他的是紋身師、攝影師、攝像師高峰、高翔、李鼎、梅二,他們在雪山草地的野外為琴嘎的身體紋上未盡的長征路線。


關鍵字:行為藝術、長征意義


背景故事---行為藝術探討

行為藝術,也稱行動藝術 、身體藝術、 表演藝術等,國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表演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的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與環境的交流,同時經由這種交流傳達出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涵。
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4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該藝術不同於繪畫、雕塑等僅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雖說理論上行為藝術可以包含一些相對而言更為主流的活動,比如:雜耍、噴火、體操等雜技,以及戲劇、舞蹈、音樂等,但這些一般歸為表演藝術。行為藝術通常僅指視覺藝術範疇中前衛派(avant-garde)或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一種。


起源
行為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 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
行為藝術的鼻祖是法國著名藝術家伊夫-克萊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張開雙臂從高樓自由落體而下,把這稱作《自由墜落》。
關於行為藝術的討論
行為藝術其實也就是當代實驗藝術中的一種類型,但是,由於近一二年來,有一些在視覺上比較"刺激"的行為藝術作品被冠上"病態"、"血腥"、"暴力"等稱謂之後,不僅在"圈"內,同時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行為藝術"的現場性、直接性的特點,在事後僅僅靠幾張照片很難來完整地反映某個作品的具體實際情況,所以難免會引起別人對於行為藝術理解的片面性。
關於"行為藝術"的討論進行到現在,已經在藝術界和社會範圍內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場討論中,我們的一些大眾媒體包括一些專業刊物在這場討論中一直沒有對所謂的"行為藝術"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介紹,道聽途說、以偏概全式的報導誤導了大眾包括一些專業人士對於"行為藝術"的了解。行為藝術採取很誇張的表現手法,用行為來表達人對世界的看法。 這些行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醜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狀態下有的。
自行為藝術出現在中國以來,由於和中國人的審美觀、道德觀以及社會傳統反差較大,始終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在“行為藝術”的發展中部分創作者更以自虐、傷害、鮮血等極端行為作為表達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戰人性和道德的極限。在這裡列舉,是希望可以拓寬對於藝術、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

背景故事---長征意義
作為長征計劃的發起人、總策劃人,盧杰早在1998年就開始在心中構思這一方案:“1998年,我在倫敦的時候,一個契機讓我開始遠距離地反思所擁有的資源。在異域生活中,我意識到中國傳統裡積極的藝術被西方認識了,但現代裡面最積極的東西被認識的只有長征。” 盧杰說:“只有長征讓人們拋開意識形態的簡單判斷,能夠尊重它。這不僅來自於它的可歌可泣、英雄浪漫,也來自於它的方法論。它是人類歷史上難得的、理想和現實衝突但又能結合在一起並且成功的一次。於是我意識到長征是一個最大的財富。”

同時,對當代藝術的批評性認識,使得盧杰開始在心中構思一個與傳統展覽不同的藝術計劃。“我認為當代藝術都是職業化、專業化的,只有主題展、錄像展等等這樣的‘點’,沒有線和麵可以將它們聯繫在一起。實際上這些都是聯繫在一起的,不能割裂。”這時候,長征計劃開始出現在盧杰心中。2002年6月開始,當年,250名國內外藝術家重走長征路,從瑞金,經遵義,到麗江,過草地,到甘肅,最後到陝北,一共走了20站中的12站。 沿途他們舉辦了幾百個室內或露天畫展、攝影展、雕塑展、永久性雕塑等,同時進行了民間藝術考察與整理、藝術演出、電影播映、視覺文化研討會等種類豐富的藝術實踐。

隨後,長征計劃隊伍回到北京。“重走長征路結束後,我們把一路上遇到的動力、困惑、矛盾等很多問題帶回來,真實地承認、討論、思辯,並且呈現出來。到北京後我們開了幾次‘批判會’ ,總結討論我們遇到的問題。”盧杰說。

關於長征計劃的意義,盧杰認為,最主要就是“打破圈子”,他表示,長征計劃這一活動希望使藝術超越當代藝術純粹、狹隘的圈子,為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傳播提供一個公共的平台。“嚴格來說,長征計劃的目的有兩層:一個是提供一種鮮活的、流動的、紮根於民間色彩和地方生態的藝術創作和展示模式,以及藝術史和理論書寫的跨媒體的新模式;另一個是重新面對和整理百年來的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生活的經驗。”盧杰說。 而現在長征計劃已在國際當代藝術界享有一定的聲譽。

一直以來,中國的當代藝術、行為藝術有相當明顯的小圈子特點藝術家們創作作品,更多地只在乎圈內人的評價,甚少有到圈外去搞創作的行動這使得國人對當代藝術所知甚少,也少有好感。 中國當代藝術,特別是行為藝術,向來給人以小眾化的印象怪誕、離經叛道、譁眾取寵,是很多人對行為藝術的第一印象,使得大眾對行為藝術不理解、不接受這其中有普通大眾接受水平局限的問題,但與行為藝術家不重視與社會的溝通有一定的關係。 一直以來,中國的當代藝術、行為藝術有相當明顯的小圈子特點,這使得國人對當代藝術所知甚少,也少有好感。

“長征計劃”一個可喜的變化,或許就在於讓人看到了當代藝術界風氣轉變的苗頭。 不少藝術家在長征旅途中,向邊遠山村的人們展示作品,組織人們參與創作作品,並且自覺地開始實踐“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對於藝術家來說,開始走出圈子、走出美術館,是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同時也意味著挑戰。 以往的美術館展覽,都能給參展藝術家提供很好的展覽條件,藝術家們只管實施創作構想就可以了。但在“長征計劃”這種活動中,能夠給藝術家提供的條件是非常有限的,可能連最基本的場地、人員都需要藝術家自己想辦法。 這對藝術家的理念和實踐能力都是一個考驗。


陳秋林chen Qiu-lin-別賦10’ 00’’ 2003彩色有聲單頻錄像
藝術家的家鄉,是三峡大移民的城市之一,我自然把眼睛關注到了那裡,紀錄是因為懷念。2002年6月,歷經14天的拍攝,最後剪出14分鐘的这部短片《别赋》。片中有幾個部分:一是紀錄這幾個城市的拆除和移民們的現實生活;二是紀錄即將或者已經被破壞的三峡文化遗址,和在这些遗址中演出的京戲《霸王别姬》的片段;三是藝術家本人在拆除廢墟中表演的片段。這三部分在片子中交織在一起,兩種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别離,同樣的無奈心情,裡面没有對白,只有真實的記錄,這是没有聲音的說話。此片獻给深爱自己的父母和像他們一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

影片:http://arts.tom.com/1018/1022/2004/9/14-52695.html

關鍵字:長江山峽大壩工程、霸王別姬

背景故事---大壩工程
在最近幾年,中國政府的一些高級領導人為了給自己歌功頌德修建了一系列龐大的水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世界最大的大壩---三峽大壩。 然而,就連中國最高層的水利專家也曾表示過懷疑大壩的作用,並且承認普通民眾並不能從三峽大壩中受益多少。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這份報告還說,世界大型河流中有一半以上都由於大壩的建設而影響了生態環境,並且遷徙了上百萬民眾。 雖然修建大壩能夠提供電力和更為清潔的用水,但是為此需要付出的社會與環境代價卻更大。大壩的建設也影響了長江內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的繁殖,這其中包括數量極為有限的揚子鱷。

中國在2006年,風風光光的舉行、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啟用典禮,為了建造這個全球最大的水壩工程,長江沿岸的13個城市,116個村落和1500家工廠都被迫遷移,六百萬居民流離失所,不過犧牲的代價,卻無法換得永續的工程,因為這座以混凝土打造的大壩,已經出現許多裂痕,地質專家很擔心,一場環保災難已經近在眼前。

每年有一百萬名的觀光客,前來參觀這個全球第一大水壩-長江三峽大壩,2006年中國還風風光光舉行了大壩工程的啟用典禮,這座水壩寬有2.3公里,高185公尺,是用兩億四千六百萬立方公尺的鋼筋混泥土建造而成,比羅馬的聖彼得教堂還要高,它的發電量相當於15座核能發電廠,是中國近年來最引以為傲的重大工程。 為了這個世紀工程,長江沿岸的13個城市,116個村落和1500家工廠都被迫遷移,全球再也沒有其他水壩,會像三峽大壩這樣要求附近居民如此犧牲,而這些被迫搬遷的移民大都是原本務農的農夫,他們到了異地要投入都市生活,不僅環境和家鄉不一樣,就算要謀職找工作也不容易。

被迫搬遷的移民 六百萬居民犧牲家園的代價,就是這個三峽大壩工程,不過地質學家卻也開始擔心,這個巨大的建物可能很快就會被泥沙淤積,失去調節功能。 除了泥沙淤積,三峽水壩還得承受115億噸的水壓,專家預測滑坡的頻率可能會增加10倍以上,這更讓住在下游的居民很憂心。 為了建造三峽大壩工程,中國已經投入兩百億歐元,不過現在卻出現了許多小裂痕,誰也無法預料會有什麼後果,不論大壩的發電量有多大,六百萬居民將因此流離失所,一場環保災難可能隨時都會爆發,而獨特的河岸風光,再也看不到了。

背景故事---西楚霸王,項羽

一、楚河漢界
所謂的西楚霸王 指的就是項羽。
楚國將門後裔。楚亡後,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曾學習書法不成,又學劍,仍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就是能抵擋一萬人的本領),於是從叔父學兵法。但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羽身高八尺,力能舉鼎,年青時志向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
秦二世之後,天下大亂,群雄紛起,當時的項羽和劉邦原是共同擁護楚懷王的,在討秦的過程中,先行攻入咸陽城(秦的首都)原是劉邦,但項羽不甘,設下鴻門宴想要除掉劉邦,可惜並未成功。項羽後來尊楚懷王為義帝(後來又殺了他),自封為「西楚霸王」,當時劉邦勢力尚不及項羽,只得接受項羽的受封,退守漢中。不過他手下有太多的能人,在蕭何、張良的輔佐下,勢力逐漸壯大,而後打著為義帝發喪的名義揮軍東進,開啟了「楚漢相爭」的戰爭。此戰役歷時五年…。
二、四面楚歌
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他們兩個人為了爭奪天下,苦戰了四年多,還分不出勝負。後來劉邦和項羽訂下和約,以鴻溝為界,互不侵犯。可是劉邦卻偷偷的違約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意見,趁項羽撤兵時,帶著軍隊追擊他,將楚國的兵馬逼到垓下。  這時項羽軍隊的軍糧快要吃盡了,又被漢軍團團包圍,情勢十分危急。但是劉邦也有點兒畏懼這位蓋世英雄,因此暫時「按兵不動」。這時張良又獻計,建議劉邦改用心理戰,於是他調集了大批漢軍,練唱楚國歌曲。在一個漆黑、寂靜的夜裡,張良忽然吹起簫來,並且命令圍在楚軍營帳外的漢軍們,開始唱起悲戚的楚歌。歌聲淒淒,迴盪在軍營裡,使得楚國的士兵們不禁勾起了思鄉的情緒,一時間個個都傷心落淚。  項羽聽到楚歌,也低聲飲泣;看到隨自己征戰無數的子弟兵,一個個「黯然神傷」的樣子,不禁也失去了「決一死戰」的決心。這時,項羽最心愛的虞姬,知道「大勢已去」,便拔劍自殺了。項羽看到這番情景,想到自己再也無臉回去見「江東父老」了,於是就握著一柄寶劍,騎上烏騅馬,衝出重圍,在烏江邊上「舉劍自刎」而死。
於是,「四面楚歌」強調一個人四面受敵孤立無援,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
虞姬為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有美色,善劍舞。公元前209年,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項梁死,項羽為次將,施升上將軍,虞姬與項羽形影不離。 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安徽靈縣),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他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
三、無顏見江東父老
當項羽渡過淮河後,只剩下百餘名騎兵,項羽繼續逃到淮陰之時卻迷了路,向一位農夫問路,這個農夫給他報錯了路,使他陷在大澤中,這時漢軍的追兵追了上來,項羽繼續往東潰逃,到了東城這個地方,只剩下二十八騎,而漢軍追兵有幾千人,項羽自度是逃不出去了,向跟隨他騎兵講:我起兵到現在八年了,親身經歷過七十幾次戰役,「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於是稱霸天下,今天被困在這裡,是老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也(不是我不會打仗),今天我固然要決一死戰,替你們痛快的打一戰,替你們殺出重圍,斬殺漢軍一名大將,奪下漢軍軍旗,讓你們知道是老天要亡我,並非我不會打仗!」於是將二十八騎分為四隊,項羽帶領大呼衝向漢軍,所向披靡,斬殺漢軍大將一名,這時漢軍有一騎將率軍追了上來,項羽瞪圓眼睛向他們大吼,竟使漢軍人馬俱驚退避數里。後來漢軍又把楚軍包圍了起來,項羽左衝又突,又殺了漢軍一名都尉,殺數十百人,這時項羽集合騎隊,才損失了兩騎而已。項羽跟他們講到:我仗打得如何?騎隊皆拜服:就跟您說的一樣。 而後項羽命令所有騎兵下馬步行,持短劍與漢軍短兵相接,項羽一人斬殺漢軍數百人,但是身上亦受了十幾處創傷,看見漢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同鄉老友嗎?」呂馬童看到項羽指示王翳說:這人就是項羽!項羽說:聽說漢王以賞千金封萬戶侯來換我一顆人頭,我今天就成全你罷!說完拔劍自刎而死。王翳拿到項羽的頭,其他漢軍相互爭奪項羽屍體,竟相互殘殺數十人,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全部封侯。漢王最後以「公候」之禮將項羽埋葬在魯(因當年楚懷王封項羽為魯公),劉邦為之發哀,哀泣之後離去,其他項羽的親屬,劉邦皆不殺他們,封侯。

資料來源
微型長征資料
http://www.ionly.com.cn/nbo/zhanlan/zhanlaninfo.aspx?id=747
微型長征資料圖片
http://arts.tom.com/piclib/2816_1.html
行為藝術
http://baike.baidu.com/view/3030.htm
長征緣起
http://article.nma.org.cn/article/2006/05/9363.html
別賦
http://arts.tom.com/1005/2004/9/10-52387.html
別賦資料圖片
http://www.artist.org.cn/Photo/10/5/200409/570.html#Title
山峽大壩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3820000/newsid_3828200/3828245.stm
http://www.tncomu.tn.edu.tw/blog/808/read.php?3334
霸王別姬
http://seehi.fayay.com/phparticle/article.php/109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30510740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法國視覺藝術探索團體(G.R.A.V.)Groupe de Research d'Art Visuel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66/王思音
前言
動力藝術 ( Art Cinétique )之動力(cinétique)的字義,在希臘文具有物理性的 「運動」之意,因此,過去是被界定在物理、化學方面有關運動的現象。歐普 ( Op Art ) 為 Optical Art (視覺藝術) 之簡語。而一般定義是:凡根基於具運動性質的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皆稱之動力藝術。

60年代眾所注目的是科學、技術的新發明,人類首度將人送上太空,速度成為人們喜悅與狂熱的追求目標。國際藝術的交流藉由威尼斯雙年展(創於1895年)、聖保羅雙年展(創於1951年)、還有巴黎雙年展(創於1959年)後,漸發展為國際性的藝術活動。 動力藝術先歷經開拓者為摩侯利.納吉 ( Laszlo MOHOLY-NAGY ),發展到了1954年,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1908-1997)成為在法國的奠基人,1955年在他的 「黃色宣言」裏,揭示人工美感將取代自然美感的觀念。1960年,編年出版的藝術用語正式出現「動力藝術」一詞。 而受瓦沙雷利的 「技巧融入作品的躍動中」之影響,六名法國藝術家於1960年組成 「視覺藝術探索團體」(G.R.A.V.)。
起源與發展
1960年的7月,在巴黎由Horacio Garacio-Rossi,Julio Le Parc,François Morellet, Francisco Sobrino, Joël Stein和Jean-Pierre Yvaral以及Véra Molnar, Moyano Servanes, Hugo Rodolfo Demarco, Garcia Miranda於「視覺藝術研究中心」(Le Centre de Recherche d’Art Visuel)所創立,而在隔年(1961)成為G.R.A.V.是在後面四位藝術家離開後所成立,一直到1968年才解散。 在1966年3月10日,G.R.A.V. 策劃「一整天在馬路」的展覽活動,1965至1968年之間是動力藝術發展標誌的頂點。Julio Le Parc 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得到至高榮譽的大獎,在僅頒發給一人的獎項的反應下,這個團體終在1968年解散。不過,動力藝術經過主軸的多元發展和創造,在歐洲、在美國,卻造就出一些國際上知名的作品。
特色
G.R.A.V.發展出許多的造型經驗,並且致力於針對將一些傳統關係放到藝術、藝術家與社會這三者之間的理論反思。透過相關的宣言和傳單(「故弄玄虛夠了」,1961,「藝術止步」,1965)公布的問卷調查(1962, 1966)他們認清了他們最主要的步驟:否定藝術的個性化之觀念,肯定匿名的價值,拒絕對藝術市場、藝術家的主觀性、對文化的參考和傳統的美學的依賴,強調的是多元的概念,作品的不確定性,以及與公眾的接觸。 他們發表的宣言主張,遠離所謂的「藝術作品」的類型,要將藝術轉移到路邊,猶如消費品一般。藝術品被製作成許多的樣品,所有的原樣,被稱之為「複數」是無須先前存在的原作(複數並非是一種再製,也不同於版畫,但是一張照片的加洗,它的性質並非真實的)。 他們的製作手法是在印證對繪畫和雕塑放棄的概念,要併入的是物體、程式化的繪畫、環境(迷宮)、遊戲室、可轉變的結構、能千變萬化的,能在街頭展示的等等。透過這些作品,G.R.A.V. 成員致力於研究在藝術中不同的運動形式,這些包括他們所稱之為:不同的立體與結構、顏色、浮雕和現代的材料(塑膠、金屬、塑化玻璃、鏡子)。

展覽
G.R.A.V. 參與了動力藝術的一些大型的展覽:
1961年的「運動」(Mouvement)於斯德哥爾摩。
1964年的「第3屆文件展」。
1966年的 “Sigma II”。
1967年的「光線與運動」於巴黎的現代美術館。
巴黎知名畫廊 Denise René 與「視覺藝術探索團體」合作辦了兩次重要的歐普藝術展覽,一為先前所提的「運動」( Le mouvement ),另一為在紐約的 ― 「感應眼」(The Responsive Eye),這兩項展覽是為打下歐普藝術發展的關鍵。

團體成員介紹
G.R.A.V.的六位藝術家:Horacio Garacio-Rossi, Julio Le Parc, François Morellet, Francisco Sobrino, Joël Stein和Jean-Pierre Yvaral。

Julio Le Parc
Julio le Parc出生於1928年,是一位現代拉丁美洲的動力藝術家也是位歐普藝術家,主要活動於阿根廷 。其製作的作品是運用一些固定的造型和可動的光線所營造的視覺效果。
◎Julio Le Parc個人網站http://www.julioleparc.org/en/index.php

Horacio Garacio-Rossi
Horacio Garcia Rossi對光線的節奏與造形的干擾深感興趣。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有展覽其作品
http://www.hermitagemuseum.org/html_En/04/2008/hm4_1_192.html/2008/hm4_1_192.html


Joël Stein
Joël Stein致力於一些可把玩性的東西之開發。

François Morellet

Francois Morellet 1926年出生於Cholet,在50年代末期,他是極限主義的先驅,專注在於霓虹燈管和光線張力的長度變化。

◎Francois Morellet Art Directory
http://www.francois-morellet.com/

Francisco Sobrino

Francisco Sobrino 出生於1932,西班牙Gualdajara,致力於模型元素和透明性材質的表現。

Jean-Pierre Yvaral
Jean-Pierre Vasarely (1934-2002), 業界通稱為Yvaral,法國的歐普藝術與動力藝術家,為Victor Vasarely之子。於2002年八月二日辭世,享年68歲。
◎Jean-Pierre Vasarely官方網站http://www.yvaral.net/ (西班牙文)
◎Robert Sandelson (個人網站,有收錄Yvaral作品)http://www.robertsandelson.com/artists/Yvaral/work1.htm
參考資料
網路參考資料(上網日期皆為10月11.12日)
◎Julio Le Parc個人網站:http://www.julioleparc.org/en/index.php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http://www.hermitagemuseum.org/html_En/04/2008/hm4_1_192.html
◎Francois Morellet Art Directory:http://www.francois-morellet.com/
◎Jean-Pierre Vasarely官方網站:http://www.yvaral.net/
◎Robert Sandelson (個人網站):
http://www.robertsandelson.com/artists/Yvaral/work1.htm
◎Wikipedia 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馬提‧貝耶納如(Matei Bejenaru)&琦特卡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05/ 曾俐寧
馬提‧貝耶納如(Matei Bejenaru)
貝耶納如1963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也是羅馬尼亞伊希(Iasi)Periferic雙年展創始人。Periferic於1997年初創時原為表演藝術節,如今已經轉變成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該展覽被設定成伊希歷史、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的討論平台。貝耶納如與來自於伊希的藝術家和哲學家組合而成的團體一起於2001年設立了傳媒協會(Vector Association),這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支持當地新興藝術創作,希望無論在當地或在國際上都有相當的能見度。他也是《傳媒-情境中的藝術與文化》雜誌的編輯人員,此出版品主要在於分析:變革進程下的東南歐各國之地區藝術文化狀況,以及遭衝突壓力制服的中東地區。 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在社會上從事分析全球化這條路對後共產國家勞動力的影響,以及全球化帶給這些國家在思想與生活方式上的快速變化。
http://bejenaru.context.ro/main.htm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Content.aspx?Language=1&cid=44



《福明輪》Maersk Dubai 2006-2008
羅馬尼亞藝術家貝傑納如(Matei Bejenaru)長年投入全球化對於後共產國家勞工的影響。錄像作品《福明輪》重提一九九六年的悲慘事件,藉以討論資本主義全球化等議題。三位羅馬尼亞勞工因偷渡從台籍的福明輪被拋入海中。當時有許多羅馬尼亞勞工想要橫越大西洋移民到加拿大,到處傳出偷渡客躲在貨櫃中窒息或受人蛇集團控制的事件。貝傑納如試著要再順著故事追下去,拍攝一部續集。但他的目的不是指責船長,甚至也不是要在回顧這事件,而是要談談當時羅馬尼亞的情勢及對人類價值的意義。




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2007年9月8日至9月9日)
自1989年起,羅馬尼亞推翻共產主義國家後,生活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因此藝術家呼籲羅馬尼亞人和社會團體一起來倫敦完成他的錄像作品。現場超200人來參加這個活動,他們透過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共同的理念與想法。藝術家利用人群組成數字結合銀行和金融機構做背景以喚起社會現實主義。
http://72.14.235.104/translate_c?hl=zh-TW&sl=en&u=http://www.tate.org.uk/tateshots/episode.jsp%3Fitem%3D11937&prev=/search%3Fq%3DMatei%2BBejenaru%26hl%3Dzh-TW%26rlz%3D1T4RNWN_zh-TWTW297TW298&usg=ALkJrhjnCvZRc0-Fl4-y4aC6E-WvRKRs8QWvRKRs8Q





安妮塔‧蒙娜‧琦莎(Anetta Mona Chisa)& 露西亞‧特卡寇娃(Lucia Tkacova)

簡介
琦莎出生於羅馬尼亞,從1994-2000年在斯洛伐克的布拉索夫藝術學院研習雕塑和概念藝術,2002年起,在布拉格藝術學院的新媒體系擔任講師,並獲得2006年斯洛伐克語青年視覺藝術家Oskar Cepan獎。琦莎大部份的作品都是根據個人故事改編而成的情境藝術,通常都玩弄著權力的各種形式,諸如:專業、政治、思想和地理等的取用概念。她們的作品以年輕戲謔的方式來揶揄、諷刺現今政治、藝術與性別問題的操弄。
http://www.chitka.info/

露西亞‧特卡寇娃1977年生於斯洛伐克後,長期生活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特卡寇娃於2004年美術設計學院畢, 6月開設自己的展示空間主要展示雕塑作品,目前擔任美術設計學院的助理教授。

琦特卡簡介
琦特卡是由安妮塔.蒙娜.琦莎(Anetta Mona Chisa)和露西亞.特卡寇娃(Lucia Tkacova)所組成的藝術團體,兩人分別居住工作於布拉格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兩人自2000年開始合作,不僅是藝術家,也擔任策展人。琦特卡的作品多半有其情境,來自於個人小故事,風格年輕戲謔,又帶著揶揄及幽默,點出在藝術界、政治、性別議題、各種權力形式的取得及感受等等方面所不為人知的秘密,橫跨專業、政治、意識型態和地理面向。 琦特卡過去的展出包括:2007年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的斯庫克藝術中心(Skuc Gallery)、海牙的魏斯特展廊(Gallery West)、布拉格的卡林廳(Karlin Hall);2006年在柯索沃首都普里什提那(Prishtina)的柯索沃藝廊(Kosova Art Gallery)、布拉提斯拉瓦的川吉特藝廊(Tranzit Gallery);以及2005年在紐約Art in General藝術中心。



《資本論》Captial:Magical Recipes for Love
〈《資本論》:愛情.幸福.健康的妙方 〉是一件歡樂的作品,要為馬克斯的《資本論》找到新用途。兩個女人相信共產意識型態可以在最終帶來伊甸園般的美麗結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因此將《資本論》當成如水晶球的工具,要求算命者用這個來算出她們的命運。作品中探討人對於了解未來命運的永恆期望,也結合對於過去不可動搖的信念和意識型態。這件作品考量到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的地理政治局勢,對於共產的過往以及人民要做出改變所碰到的新難題,提出反對和批判,希望透過改變,能傳達出新的價值、目標及未來。
08台北雙年展網址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Content.aspx?Language=1&cid=39





〈服從的辯證4〉2006年
在2006年的錄像作品〈服從的辯證#4〉(Dialectics of Subjection #4)中,藝術家以年輕少女的角度聊著幾位世界上的政治巨頭,不由政治及道德標準角度出發,反而像是在討論著流行雜誌上的模特兒,著重在流行文化中主要的名聲及愛慕指標:性吸引力。
〈服從的辯證3〉2005年
藝術家藉由年輕少女的角度談論著尼古拉Bourriaud (Nicolas Bourriaud)的外貌與性。尼古拉Bourriaud是一位法國藝術評論家,主講有關烏托邦與資本論和藝術相關的議題。服從的辯證3裡提到尼古拉Bourriaud的美學關係理論(relational aesthetics)與節約能源的論點。
〈服從的辯證2〉2005年
藉由年輕少女的觀點反映2005年Flash Art布拉格雙年展的設計工作。主要談論的內容是費斯切拉波利提(Giancarlo Politi是Flash Art藝術雜誌總監和布拉格雙年展策展人)和米蘭Knizak( Milan Knizak布拉格國立美術館館長和布拉格國際當代藝術的雙年展策展人)的外貌和有關性的話題,來進行批判。
〈服從的辯證1〉2004年
藉由年輕少女的觀點反映藝術家和策展人的外貌與性作批判。



私人收藏 2005年至今持續中
Private Collection這主題反映藝術商品化的議題,並企圖破壞藝術畫廊壟斷市場價格。兩人都喜歡詰問資本主義的種種作為,這項裝置擺放的東西是由巴黎、柏林、倫敦、維也納、紐約各地私人藝廊所偷來的日常小用品,目的在於「打破資本主義市場傳統的正統性,創造出一個獨立的價值區」。



Here and Elsewhere 2008年脫衣舞娘的鋼管上填滿了視障者的點字。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紀亞德.安塔/尤海‧阿弗拉哈米/應用自主研究社

紀亞德.安塔
Ziad Antar
1978年出生於黎巴嫩
安塔現於黎巴嫩塞達(Saida)以及法國巴黎居住與創作。他在2001年取得農機學位,自2002起從事攝影及錄像工作。安塔的興趣在於錄像的視覺語言,常將他的想法轉化為一鏡到底的短片。

今宵東京/2003











〈哇〉 (Wa, 2004)
這些主要的人物卻不是安塔作品的主題,也不是敘事或記錄的對象。他們雖然做出這些動作,但卻與觀眾的預期不同,而試圖帶出另一種幽默,以引起觀眾對自身的自覺回應,最終將安塔的原意傳達給觀眾。



Ziad Antar,(c) Ziad Antar/2006
La Corde/2007




感想:他的作品偏向讓觀者自身產生回應模式,以較幽默有趣的方式,藉由畫面去反思一些問題點,也許是風趣有許是憂傷,讓每位觀者心中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這就是作者所傳達的重點所在。


尤海‧阿弗拉哈米(Yochai Avrahami) 阿弗拉哈米1970 年出生於以色列的阿富拉(Afula)。目前在以色列居住與工作。阿弗瑞哈米的作品利用紙板、AB膠和PU泡棉等很輕的材質,透過它們脆弱和廉價的特性,創造出一些類工業物件。他的作品在呈現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現狀。他利用出租小巴士的形象來描繪這種混亂的現狀,這種小巴士是當地除了遭到壟斷的巴士公司,另外一種大眾運輸工具選項。這些計程巴士模糊了族群與疆域的界線,遊走於其間,它透過提供適當路線和隨叫隨停的靈活性,讓乘客感到十分舒適方便。這些計程小巴士的移動與行為突顯出當今社會的現在與未來。

Friend or Foe(朋友或敵人)/2002









Rock Ahead(前有岩石)/2006








The Negotiations Continue(繼續談判)/2004












OK VIDEO MILITIA(OK錄像義勇軍)/2007









Mistrust the Parks(誤信停車場)/2008

感想:作品一系列都跟戰爭、挑戰官方及複雜的都市秩序有關,或許作者想呈現目前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混亂局勢,及無時不存在的戰爭狀態,藉由畫面讓觀者返思一些主權、政治及社會問題,即使在這麼先進發達的時代裡,戰爭依然還是存在著。


應用自主研究社
應用自主權研究院是一個匿名的行動主義組織,於1998年成立,原為科技研究發展組織,著重在於科技、公共政策及社會控制的交會,並致力建立系統以促進言論自由以及人民表達不滿的自由。組織相關的範圍很廣,包括看守監督、公共空間、執法系統。
IAA的其中一項計劃是「爭辯機器人學」(Contestational Robotics),又稱為「反對機器人」(Robotic Objectors),這項研究方案藉著開發機器人來滿足各種文化抗拒力的需求及預算,以翻轉傳統上機器人和權力架構的關係。

IAA正研發三種反對機器人:

〈小冊機器人〉
(Pamphleteer)/1998又稱〈小兄弟〉




是寫宣傳品的機器人。
〈塗鴉機器人〉(Graffiti Writer)/1998


讓人可以在遠方操縱,進入受到高度管制的區域或公開活動,在都市環境中散佈未經管制的文字。自從1999年問世以來,〈塗鴉機器人〉經升級,最新版本符合戰略運輸的需求,有信心突破各種標準威脅情境,如公共停車場、政府大樓、購物商場。可以遠端操縱,可客製裝設一列噴筒,在地面寫上文字訊息。


〈街頭作家〉(The Street Writer)/1998


這是一件客製、電腦控制的工業噴漆組件,可以內建到卡車的延伸車體上。
「我見」(iSee)/1998


是一個網路應用程式,在地圖上標出都市中閉路電視監視系統的地點。 有了「我見」,使用者就能夠找出避開監視器的路線。

「短訊群」(TXTmob)/1998




這是一項免費的服務,使用者可以快速簡便地傳送文字短訊給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形式與電子郵件告示牌系統相似。


不正常引渡:航站偵測計畫 2006-2008


自九○年代中期起,CIA便進行「不正常引渡計劃」,遭到逮捕的疑似恐怖份子會被運送到秘密地點進行拷打和訊問。這個計劃完全具有現代企業規模,使用租用來的設備和私人承包商來進行,租來的私人包機常用民間機場來加油,這也使得其移動留下公開紀錄,對於了解機身編號的人來說並不難查。然而,由於任務都以保護美國人民為掩飾藉口,目前為止這個計劃的本質都還不受美國及國際法律所掌握。人權份子只知道這些飛機過去曾被利用進行此計畫,卻只能像是看著一個巨大的黑盒子,猜測著有沒有哪一架飛機正被用來將人載往所謂的CIA「黑牢」。〈不正常引渡:航站偵測計畫〉(2007)是由IAA和崔佛‧培格蘭(Trevor Paglen)合作的研究計劃,以電腦將2001年後可能的引渡飛機動線視像化,探討在美國CIA不正常引渡過程中,政府單位和私人承包商之間複雜的掛勾關係。


感想:應用自主研究社是一個匿名的行動主義組織,設計出許多符合現代科技化的機器,可取代人做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大量的科技電子產品注入現今社會,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及疏離感也是重要的議題。

影片分享: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lb.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gw.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sw.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isee.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txtmob.html


資料來源:
http://www.ngprague.cz/itca/03.html
http://www.festival-larochelle.org/html/film.asp?id=2759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friendorfoe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rocksahead2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morethenegotiationscontinue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ryContent.aspx?Language=1&cid=30&aid=112&index=0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mistrusttheparks


布魯斯NAUMAN介紹



布魯斯Nauman生平(出生1941年12月6日,在韋恩堡,印第
安納)是一位當代美國藝術家。 他的實踐跨過各種各樣的媒
介包括雕塑、攝影、氖、錄影、圖畫和表現。




生活和工作

Nauman在Wisconsin Madison University學習了數學與William T. in prestige和

Robert ARNESON的物理而藝術則是在UC, Davis學習。

1966年,在舊金山藝術學院-南加利福尼亞作為一位藝術家和兼職輔導員 。


1968年他遇見了歌手和表現藝術家MEREDITH member。

1969年底 NAUMAN開始了他藝術性的工作為畫家,但是很快擴充了加入觀念性的形
式,繞過流行藝術和簡單派統治形式主義。在這個早期的期間NAUMAN開始做黏土的
雕塑、玻璃纖維和聚酯樹脂和其他非傳統的材料。他創造了消極空間他自己的身體的
塑像部分,合並了氖燈到雕塑裡,並且做了他現在熟悉的霓虹系列做品。

1970年之前, NAUMAN由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和DÜSSELDORF的畫廊代表。

1972年,他的作品在洛杉磯縣和惠特尼博物館展出,這樣一位年輕藝術家的貢獻被提
出來了。

20世紀80年代他搬到新墨西哥。



NAUMAN廣泛被認為是在最重要的生存美國藝術家之中。 在過去四十年期間,他的
工作在探險它的範圍依然是恆定,並且同時變化。 NAUMAN的工作使用從簡單派和
觀念性藝術到影片和錄像藝術,一系列的題材和想法一貫地出現形式: 使用身體作為
材料; 藝術和語言的綜合化; 藝術和建築學關係;並且這樣二分化象隱含和揭示。

最近陳述的紐約時報: 「在最低綱領派錄像和表現藝術的一個先驅和表面上不可限量的通用性的雕刻家, NAUMAN先生是著名和且令人敬佩的當代重要藝術家」。

他的工作在語言上描繪為興趣,經常以嬉戲,惡作劇方式。 例如,從後方或者照片區域的恐懼樂趣跑的氖出故障。literalises標題詞組和展示藝術家的胳膊在他的之後。 而有,非常嚴重的問題在Nauman的實踐中心。 他似乎由通信和語言固有問題的本質迷住,並且藝術家的角色作為視覺標誌推測的通信裝置和操作者。

榮譽

1993年, Nauman得到了在藝術(以色列獎)的狼獎他卓越的工作作為一位雕刻家和他對二十世紀藝術非凡的貢獻。


1989年,與藝術家Susan ROTHENBERG結婚。


1999年,他接受了Venice compared to peaceful Nair的金黃獅子。


2004年他明確地創造了他的工作原材料顯示的在Modern TATE。


2006年Artfacts.net排列了Nauman作為生存藝術家之中的第一,跟隨 Gerhard ・ Richter和Robert RAUSCHENBERG。


2008年1月25日,教育和文化事理(ECA) 美國局宣佈了布魯斯Nauman的選擇作為美

國代表到2009年威尼斯比安奈爾。

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七十年代產生的新派別)

觀念藝術的雛形在達達主義,普普藝術的一路上就已經形成,不過『觀念』成為一種
『作品』,這是在六十年代的末期才經由『觀念藝術』確定,並且在七十年代開始受
到注意。觀念藝術的創作手段運用了很多的『實物』,他們在運用實物的創作是『有
明顯企圖』的、關心現實生活的,這種心情是比較接近普普藝術,所以應該是把他歸
入普普藝術的系統裡。
觀念藝術的『作品』有一種特質似乎脫離了視覺藝術的基本原則,那就是:視覺藝術
不論『抽象』或是『具象』,呈現的都是一種『現象』,都是眼睛看得見的;而觀念
藝術所謂的作品卻是一種『想像』、一種『意象』,這個作品是看不見的。這一點似
乎令人感到茫然。不管是茫不茫然,面對觀念藝術時至少還是需要瞭解:他們的『作
品』是你心中最後的感想、是看不見的。所以,面對觀念藝術時需要的不只是『觀
看』,而是『觀想』。至於『觀』了之後會『想』出個什麼樣子?



作品介紹

《100個生與死》(100 Live and Die)

運用顏色各異的霓虹燈管,彎折成各類的文字符號,整齊地
排列於牆上,「Love and Die」、「Kill and Live」、
「Play and Die」、「Sleep and Live」……宛如不可預測多
變的人生,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享受樂趣/美好生活》(Having Fun/Good Life)


布魯斯‧諾曼借用霓虹燈廣告牌的技術創作了這件作品。作
品由兩個稍微有一些重疊的字母螺旋組成。所有字母都做成
廣告用的霓虹燈字樣,顏色艷麗,呈紅、藍、綠、粉等色。
右邊一個螺旋由這樣的句子組成︰我生活在我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你生活在你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我們生活在我們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這就是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樂趣。


《單腳走路》

當Bruce Nauman以矯飾主義的身體行走在方框之中,身體
是一個奇異的容貌,他的動作是對應矯飾主義的雕塑,而發
展出來的 ; 而在這件作品中,改變身體習以為常的動作,改
變我們“走路“的如實的經驗,試圖發展身體的變形輪廓,加上了聲音,看似輕巧的腳步卻搭上沈重的機械腳步聲,增加它的詭異、衝突、不真實。


《老鼠與球棒》

是由6個電視螢幕與透明的塑膠箱裝置而成的作品,作者於
螢幕中充滿憤怒的不斷以球棒擊打著不明的袋裝物體,另一
個螢幕則是老鼠倉皇奔逃的影像,觀者會因同時接收影像而
將原不相關的事件時空連結在一起,也會因此產生一種同理的無助心情。


影片欣賞:
http://tw.youtube.com/watch?v=LDuvLc_FAXE

http://tw.youtube.com/watch?v=rkfOgavdhak

http://tw.youtube.com/watch?v=VugLUa47sLI


資料來源:

http://flickr.com/search/?q=bruce+Nauman

http://images.google.com./

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606/artist01.html

http://www.macauart.net/Comment/ContentC.asp?cid=100&id=457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ce_N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