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馬提‧貝耶納如(Matei Bejenaru)&琦特卡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05/ 曾俐寧
馬提‧貝耶納如(Matei Bejenaru)
貝耶納如1963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也是羅馬尼亞伊希(Iasi)Periferic雙年展創始人。Periferic於1997年初創時原為表演藝術節,如今已經轉變成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該展覽被設定成伊希歷史、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的討論平台。貝耶納如與來自於伊希的藝術家和哲學家組合而成的團體一起於2001年設立了傳媒協會(Vector Association),這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支持當地新興藝術創作,希望無論在當地或在國際上都有相當的能見度。他也是《傳媒-情境中的藝術與文化》雜誌的編輯人員,此出版品主要在於分析:變革進程下的東南歐各國之地區藝術文化狀況,以及遭衝突壓力制服的中東地區。 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在社會上從事分析全球化這條路對後共產國家勞動力的影響,以及全球化帶給這些國家在思想與生活方式上的快速變化。
http://bejenaru.context.ro/main.htm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Content.aspx?Language=1&cid=44



《福明輪》Maersk Dubai 2006-2008
羅馬尼亞藝術家貝傑納如(Matei Bejenaru)長年投入全球化對於後共產國家勞工的影響。錄像作品《福明輪》重提一九九六年的悲慘事件,藉以討論資本主義全球化等議題。三位羅馬尼亞勞工因偷渡從台籍的福明輪被拋入海中。當時有許多羅馬尼亞勞工想要橫越大西洋移民到加拿大,到處傳出偷渡客躲在貨櫃中窒息或受人蛇集團控制的事件。貝傑納如試著要再順著故事追下去,拍攝一部續集。但他的目的不是指責船長,甚至也不是要在回顧這事件,而是要談談當時羅馬尼亞的情勢及對人類價值的意義。




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2007年9月8日至9月9日)
自1989年起,羅馬尼亞推翻共產主義國家後,生活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因此藝術家呼籲羅馬尼亞人和社會團體一起來倫敦完成他的錄像作品。現場超200人來參加這個活動,他們透過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共同的理念與想法。藝術家利用人群組成數字結合銀行和金融機構做背景以喚起社會現實主義。
http://72.14.235.104/translate_c?hl=zh-TW&sl=en&u=http://www.tate.org.uk/tateshots/episode.jsp%3Fitem%3D11937&prev=/search%3Fq%3DMatei%2BBejenaru%26hl%3Dzh-TW%26rlz%3D1T4RNWN_zh-TWTW297TW298&usg=ALkJrhjnCvZRc0-Fl4-y4aC6E-WvRKRs8QWvRKRs8Q





安妮塔‧蒙娜‧琦莎(Anetta Mona Chisa)& 露西亞‧特卡寇娃(Lucia Tkacova)

簡介
琦莎出生於羅馬尼亞,從1994-2000年在斯洛伐克的布拉索夫藝術學院研習雕塑和概念藝術,2002年起,在布拉格藝術學院的新媒體系擔任講師,並獲得2006年斯洛伐克語青年視覺藝術家Oskar Cepan獎。琦莎大部份的作品都是根據個人故事改編而成的情境藝術,通常都玩弄著權力的各種形式,諸如:專業、政治、思想和地理等的取用概念。她們的作品以年輕戲謔的方式來揶揄、諷刺現今政治、藝術與性別問題的操弄。
http://www.chitka.info/

露西亞‧特卡寇娃1977年生於斯洛伐克後,長期生活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特卡寇娃於2004年美術設計學院畢, 6月開設自己的展示空間主要展示雕塑作品,目前擔任美術設計學院的助理教授。

琦特卡簡介
琦特卡是由安妮塔.蒙娜.琦莎(Anetta Mona Chisa)和露西亞.特卡寇娃(Lucia Tkacova)所組成的藝術團體,兩人分別居住工作於布拉格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兩人自2000年開始合作,不僅是藝術家,也擔任策展人。琦特卡的作品多半有其情境,來自於個人小故事,風格年輕戲謔,又帶著揶揄及幽默,點出在藝術界、政治、性別議題、各種權力形式的取得及感受等等方面所不為人知的秘密,橫跨專業、政治、意識型態和地理面向。 琦特卡過去的展出包括:2007年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的斯庫克藝術中心(Skuc Gallery)、海牙的魏斯特展廊(Gallery West)、布拉格的卡林廳(Karlin Hall);2006年在柯索沃首都普里什提那(Prishtina)的柯索沃藝廊(Kosova Art Gallery)、布拉提斯拉瓦的川吉特藝廊(Tranzit Gallery);以及2005年在紐約Art in General藝術中心。



《資本論》Captial:Magical Recipes for Love
〈《資本論》:愛情.幸福.健康的妙方 〉是一件歡樂的作品,要為馬克斯的《資本論》找到新用途。兩個女人相信共產意識型態可以在最終帶來伊甸園般的美麗結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因此將《資本論》當成如水晶球的工具,要求算命者用這個來算出她們的命運。作品中探討人對於了解未來命運的永恆期望,也結合對於過去不可動搖的信念和意識型態。這件作品考量到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的地理政治局勢,對於共產的過往以及人民要做出改變所碰到的新難題,提出反對和批判,希望透過改變,能傳達出新的價值、目標及未來。
08台北雙年展網址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Content.aspx?Language=1&cid=39





〈服從的辯證4〉2006年
在2006年的錄像作品〈服從的辯證#4〉(Dialectics of Subjection #4)中,藝術家以年輕少女的角度聊著幾位世界上的政治巨頭,不由政治及道德標準角度出發,反而像是在討論著流行雜誌上的模特兒,著重在流行文化中主要的名聲及愛慕指標:性吸引力。
〈服從的辯證3〉2005年
藝術家藉由年輕少女的角度談論著尼古拉Bourriaud (Nicolas Bourriaud)的外貌與性。尼古拉Bourriaud是一位法國藝術評論家,主講有關烏托邦與資本論和藝術相關的議題。服從的辯證3裡提到尼古拉Bourriaud的美學關係理論(relational aesthetics)與節約能源的論點。
〈服從的辯證2〉2005年
藉由年輕少女的觀點反映2005年Flash Art布拉格雙年展的設計工作。主要談論的內容是費斯切拉波利提(Giancarlo Politi是Flash Art藝術雜誌總監和布拉格雙年展策展人)和米蘭Knizak( Milan Knizak布拉格國立美術館館長和布拉格國際當代藝術的雙年展策展人)的外貌和有關性的話題,來進行批判。
〈服從的辯證1〉2004年
藉由年輕少女的觀點反映藝術家和策展人的外貌與性作批判。



私人收藏 2005年至今持續中
Private Collection這主題反映藝術商品化的議題,並企圖破壞藝術畫廊壟斷市場價格。兩人都喜歡詰問資本主義的種種作為,這項裝置擺放的東西是由巴黎、柏林、倫敦、維也納、紐約各地私人藝廊所偷來的日常小用品,目的在於「打破資本主義市場傳統的正統性,創造出一個獨立的價值區」。



Here and Elsewhere 2008年脫衣舞娘的鋼管上填滿了視障者的點字。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紀亞德.安塔/尤海‧阿弗拉哈米/應用自主研究社

紀亞德.安塔
Ziad Antar
1978年出生於黎巴嫩
安塔現於黎巴嫩塞達(Saida)以及法國巴黎居住與創作。他在2001年取得農機學位,自2002起從事攝影及錄像工作。安塔的興趣在於錄像的視覺語言,常將他的想法轉化為一鏡到底的短片。

今宵東京/2003











〈哇〉 (Wa, 2004)
這些主要的人物卻不是安塔作品的主題,也不是敘事或記錄的對象。他們雖然做出這些動作,但卻與觀眾的預期不同,而試圖帶出另一種幽默,以引起觀眾對自身的自覺回應,最終將安塔的原意傳達給觀眾。



Ziad Antar,(c) Ziad Antar/2006
La Corde/2007




感想:他的作品偏向讓觀者自身產生回應模式,以較幽默有趣的方式,藉由畫面去反思一些問題點,也許是風趣有許是憂傷,讓每位觀者心中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這就是作者所傳達的重點所在。


尤海‧阿弗拉哈米(Yochai Avrahami) 阿弗拉哈米1970 年出生於以色列的阿富拉(Afula)。目前在以色列居住與工作。阿弗瑞哈米的作品利用紙板、AB膠和PU泡棉等很輕的材質,透過它們脆弱和廉價的特性,創造出一些類工業物件。他的作品在呈現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現狀。他利用出租小巴士的形象來描繪這種混亂的現狀,這種小巴士是當地除了遭到壟斷的巴士公司,另外一種大眾運輸工具選項。這些計程巴士模糊了族群與疆域的界線,遊走於其間,它透過提供適當路線和隨叫隨停的靈活性,讓乘客感到十分舒適方便。這些計程小巴士的移動與行為突顯出當今社會的現在與未來。

Friend or Foe(朋友或敵人)/2002









Rock Ahead(前有岩石)/2006








The Negotiations Continue(繼續談判)/2004












OK VIDEO MILITIA(OK錄像義勇軍)/2007









Mistrust the Parks(誤信停車場)/2008

感想:作品一系列都跟戰爭、挑戰官方及複雜的都市秩序有關,或許作者想呈現目前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混亂局勢,及無時不存在的戰爭狀態,藉由畫面讓觀者返思一些主權、政治及社會問題,即使在這麼先進發達的時代裡,戰爭依然還是存在著。


應用自主研究社
應用自主權研究院是一個匿名的行動主義組織,於1998年成立,原為科技研究發展組織,著重在於科技、公共政策及社會控制的交會,並致力建立系統以促進言論自由以及人民表達不滿的自由。組織相關的範圍很廣,包括看守監督、公共空間、執法系統。
IAA的其中一項計劃是「爭辯機器人學」(Contestational Robotics),又稱為「反對機器人」(Robotic Objectors),這項研究方案藉著開發機器人來滿足各種文化抗拒力的需求及預算,以翻轉傳統上機器人和權力架構的關係。

IAA正研發三種反對機器人:

〈小冊機器人〉
(Pamphleteer)/1998又稱〈小兄弟〉




是寫宣傳品的機器人。
〈塗鴉機器人〉(Graffiti Writer)/1998


讓人可以在遠方操縱,進入受到高度管制的區域或公開活動,在都市環境中散佈未經管制的文字。自從1999年問世以來,〈塗鴉機器人〉經升級,最新版本符合戰略運輸的需求,有信心突破各種標準威脅情境,如公共停車場、政府大樓、購物商場。可以遠端操縱,可客製裝設一列噴筒,在地面寫上文字訊息。


〈街頭作家〉(The Street Writer)/1998


這是一件客製、電腦控制的工業噴漆組件,可以內建到卡車的延伸車體上。
「我見」(iSee)/1998


是一個網路應用程式,在地圖上標出都市中閉路電視監視系統的地點。 有了「我見」,使用者就能夠找出避開監視器的路線。

「短訊群」(TXTmob)/1998




這是一項免費的服務,使用者可以快速簡便地傳送文字短訊給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形式與電子郵件告示牌系統相似。


不正常引渡:航站偵測計畫 2006-2008


自九○年代中期起,CIA便進行「不正常引渡計劃」,遭到逮捕的疑似恐怖份子會被運送到秘密地點進行拷打和訊問。這個計劃完全具有現代企業規模,使用租用來的設備和私人承包商來進行,租來的私人包機常用民間機場來加油,這也使得其移動留下公開紀錄,對於了解機身編號的人來說並不難查。然而,由於任務都以保護美國人民為掩飾藉口,目前為止這個計劃的本質都還不受美國及國際法律所掌握。人權份子只知道這些飛機過去曾被利用進行此計畫,卻只能像是看著一個巨大的黑盒子,猜測著有沒有哪一架飛機正被用來將人載往所謂的CIA「黑牢」。〈不正常引渡:航站偵測計畫〉(2007)是由IAA和崔佛‧培格蘭(Trevor Paglen)合作的研究計劃,以電腦將2001年後可能的引渡飛機動線視像化,探討在美國CIA不正常引渡過程中,政府單位和私人承包商之間複雜的掛勾關係。


感想:應用自主研究社是一個匿名的行動主義組織,設計出許多符合現代科技化的機器,可取代人做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大量的科技電子產品注入現今社會,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及疏離感也是重要的議題。

影片分享: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lb.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gw.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sw.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isee.html
http://www.appliedautonomy.com/txtmob.html


資料來源:
http://www.ngprague.cz/itca/03.html
http://www.festival-larochelle.org/html/film.asp?id=2759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friendorfoe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rocksahead2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morethenegotiationscontinue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ryContent.aspx?Language=1&cid=30&aid=112&index=0
http://yochaiavrahami.googlepages.com/mistrusttheparks


布魯斯NAUMAN介紹



布魯斯Nauman生平(出生1941年12月6日,在韋恩堡,印第
安納)是一位當代美國藝術家。 他的實踐跨過各種各樣的媒
介包括雕塑、攝影、氖、錄影、圖畫和表現。




生活和工作

Nauman在Wisconsin Madison University學習了數學與William T. in prestige和

Robert ARNESON的物理而藝術則是在UC, Davis學習。

1966年,在舊金山藝術學院-南加利福尼亞作為一位藝術家和兼職輔導員 。


1968年他遇見了歌手和表現藝術家MEREDITH member。

1969年底 NAUMAN開始了他藝術性的工作為畫家,但是很快擴充了加入觀念性的形
式,繞過流行藝術和簡單派統治形式主義。在這個早期的期間NAUMAN開始做黏土的
雕塑、玻璃纖維和聚酯樹脂和其他非傳統的材料。他創造了消極空間他自己的身體的
塑像部分,合並了氖燈到雕塑裡,並且做了他現在熟悉的霓虹系列做品。

1970年之前, NAUMAN由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和DÜSSELDORF的畫廊代表。

1972年,他的作品在洛杉磯縣和惠特尼博物館展出,這樣一位年輕藝術家的貢獻被提
出來了。

20世紀80年代他搬到新墨西哥。



NAUMAN廣泛被認為是在最重要的生存美國藝術家之中。 在過去四十年期間,他的
工作在探險它的範圍依然是恆定,並且同時變化。 NAUMAN的工作使用從簡單派和
觀念性藝術到影片和錄像藝術,一系列的題材和想法一貫地出現形式: 使用身體作為
材料; 藝術和語言的綜合化; 藝術和建築學關係;並且這樣二分化象隱含和揭示。

最近陳述的紐約時報: 「在最低綱領派錄像和表現藝術的一個先驅和表面上不可限量的通用性的雕刻家, NAUMAN先生是著名和且令人敬佩的當代重要藝術家」。

他的工作在語言上描繪為興趣,經常以嬉戲,惡作劇方式。 例如,從後方或者照片區域的恐懼樂趣跑的氖出故障。literalises標題詞組和展示藝術家的胳膊在他的之後。 而有,非常嚴重的問題在Nauman的實踐中心。 他似乎由通信和語言固有問題的本質迷住,並且藝術家的角色作為視覺標誌推測的通信裝置和操作者。

榮譽

1993年, Nauman得到了在藝術(以色列獎)的狼獎他卓越的工作作為一位雕刻家和他對二十世紀藝術非凡的貢獻。


1989年,與藝術家Susan ROTHENBERG結婚。


1999年,他接受了Venice compared to peaceful Nair的金黃獅子。


2004年他明確地創造了他的工作原材料顯示的在Modern TATE。


2006年Artfacts.net排列了Nauman作為生存藝術家之中的第一,跟隨 Gerhard ・ Richter和Robert RAUSCHENBERG。


2008年1月25日,教育和文化事理(ECA) 美國局宣佈了布魯斯Nauman的選擇作為美

國代表到2009年威尼斯比安奈爾。

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七十年代產生的新派別)

觀念藝術的雛形在達達主義,普普藝術的一路上就已經形成,不過『觀念』成為一種
『作品』,這是在六十年代的末期才經由『觀念藝術』確定,並且在七十年代開始受
到注意。觀念藝術的創作手段運用了很多的『實物』,他們在運用實物的創作是『有
明顯企圖』的、關心現實生活的,這種心情是比較接近普普藝術,所以應該是把他歸
入普普藝術的系統裡。
觀念藝術的『作品』有一種特質似乎脫離了視覺藝術的基本原則,那就是:視覺藝術
不論『抽象』或是『具象』,呈現的都是一種『現象』,都是眼睛看得見的;而觀念
藝術所謂的作品卻是一種『想像』、一種『意象』,這個作品是看不見的。這一點似
乎令人感到茫然。不管是茫不茫然,面對觀念藝術時至少還是需要瞭解:他們的『作
品』是你心中最後的感想、是看不見的。所以,面對觀念藝術時需要的不只是『觀
看』,而是『觀想』。至於『觀』了之後會『想』出個什麼樣子?



作品介紹

《100個生與死》(100 Live and Die)

運用顏色各異的霓虹燈管,彎折成各類的文字符號,整齊地
排列於牆上,「Love and Die」、「Kill and Live」、
「Play and Die」、「Sleep and Live」……宛如不可預測多
變的人生,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享受樂趣/美好生活》(Having Fun/Good Life)


布魯斯‧諾曼借用霓虹燈廣告牌的技術創作了這件作品。作
品由兩個稍微有一些重疊的字母螺旋組成。所有字母都做成
廣告用的霓虹燈字樣,顏色艷麗,呈紅、藍、綠、粉等色。
右邊一個螺旋由這樣的句子組成︰我生活在我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你生活在你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我們生活在我們享受樂趣的美好生活之中,這就是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樂趣。


《單腳走路》

當Bruce Nauman以矯飾主義的身體行走在方框之中,身體
是一個奇異的容貌,他的動作是對應矯飾主義的雕塑,而發
展出來的 ; 而在這件作品中,改變身體習以為常的動作,改
變我們“走路“的如實的經驗,試圖發展身體的變形輪廓,加上了聲音,看似輕巧的腳步卻搭上沈重的機械腳步聲,增加它的詭異、衝突、不真實。


《老鼠與球棒》

是由6個電視螢幕與透明的塑膠箱裝置而成的作品,作者於
螢幕中充滿憤怒的不斷以球棒擊打著不明的袋裝物體,另一
個螢幕則是老鼠倉皇奔逃的影像,觀者會因同時接收影像而
將原不相關的事件時空連結在一起,也會因此產生一種同理的無助心情。


影片欣賞:
http://tw.youtube.com/watch?v=LDuvLc_FAXE

http://tw.youtube.com/watch?v=rkfOgavdhak

http://tw.youtube.com/watch?v=VugLUa47sLI


資料來源:

http://flickr.com/search/?q=bruce+Nauman

http://images.google.com./

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606/artist01.html

http://www.macauart.net/Comment/ContentC.asp?cid=100&id=457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ce_Nauman